【巾帼风采】 朱国萍:迎雪傲梅开 研教两相宜
“不是所有的科研都能获得成果,然而当攻克一个难关后,会不断出现想要解决的新问题。”说出此番话的朱国萍一直坚持在科研、教学和行政工作的第一线,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她曾经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安徽省“五一巾帼标兵”和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和称号,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安徽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先后在《Science》《FASEB J》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而支撑她一路走来的,不仅是钻研的精神与谦卑之心,还有贯穿着她留学之路的爱国情怀。
“我当时就坚定地说,学成之后一定报效祖国”
在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朱国萍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继续深造。当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她的导师——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Antony M. Dean教授也评价说:“她的文章达到了我15年研究的顶点。”
无人能看见出色的成绩背后付诸了多少努力,“出来就是为了学习的”,在语言适应期,朱国萍会专门去教堂参与学习锻炼口语能力,在实验室待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冒着大雪独自徒步回到校外的宿舍。“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很勤奋,尤其是搞科学研究的更加辛苦”朱国萍回忆道,“一开始,有一些美国人会认为我们去是和他们抢工作的。”面对质疑,朱国萍不假思索地回答“学成之后我一定回去报效祖国。”她表示在国外学习期间,不仅遇到学识渊博的导师,也让她意识到知识资源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这更加坚定了她回国建设的决心。
而事实证明,这句话的确不是纸上空谈。回国后,克服资金、仪器设备等重重难题,朱国萍带动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并牵头将其建设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为2个一级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为生物技术专业第一次开设《分子生物学》专业基础课及实验课,成功申报的《分子生物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项目,在安徽省生命科学领域内拔得头筹。与此同时,她还在《FASEB J》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基金以及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的资助。
即使有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朱国萍仍始终坚信:“中国的崛起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这也是她时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话。
“应由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科研研理,教育育人,朱国萍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回国14年来默默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我总是鼓励学生多读文献,只有了解领域进展,才能创新;多走出去,看看别人在做什么,陈旧的知识是看不到未来的美好前景的,知识更新是必要的,不可以老生常谈;然后大胆尝试,允许失败,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朱国萍犹记一年春节前,所带研究生做出的实验结果和参考文献有出入,便毅然决定推迟归家日期,依旧留在实验室,劝导归心似箭的学生重复实验,所幸实验结果证明其正确性。正是她的坚持和鼓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也有着对于教育的一些建议——“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许多人都把重点过多放在了中小学,而缺乏对于高校的关注。”普通高校代表了多少人?两会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高达820多万,再创历史新局面。朱国萍表示,地方高校获得的资源有限,会使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当教师之类的职业而去教化更多人,因而地方高校怎能没有优秀教师资源的保障?应由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硕士到博士,从科研到教学,朱国萍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神圣的科学殿堂走去,踏上人生一个又一个新起点。无论是黎明的曙光,还是风雨的黄昏,她没有闲憩,永不止步,岂止朝朝暮暮。
“带领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起来,才能更好进步”
2017年4月25日,朱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截至目前已拿到2项国家基金,数项省级、厅级项目,获得大会学术报告奖、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凤桦表示其工作室的建立对于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和促进高校教育工会组织创新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搭建研究领域相近的学术交流平台,让从事科研的青年人可以快速地成长起来。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大家在学术领域上互相交流,可能就在不经意间给予对方灵感,形成一种美好的默契。”朱国萍享受与志同道合交流的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其他工作者的水平来激励自己,还能使思想不断更新,科研工作的热情不断饱满起来,她笑着说“这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只有了解别人做过了什么,才有创新的可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会在实验室提供羽毛球拍,鼓励学生去运动健身。”年轻时曾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她,创下女子甲组100m的冠军的新纪录,至今这个记录仍未被打破。“没有人永远站在最高峰,允许失败,失败意味着继续尝试,我很喜欢挥打网球拍时奋力一搏的感觉,健身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对于年轻一辈的发展,她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资源,朱国萍认为中国的科研事业是需要一代代的年轻人不断迎难而上、大胆实践的,年轻人有更好的思想、更开阔的事业,自己有这个责任去为他们铺开道路。
教书育人,传承学术路修远。无论是安徽省高校第一个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是《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朱国萍都是 “从无到有”的开创者。做科研要甘做“冷板凳”,敢啃“硬骨头”,朱国萍用这么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经历:“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就是个天。”